磁山又名三仙山,分為南峰(虎頭峰)、中峰(蟠桃峰)、北峰(石榴峰),其山勢西險東奇、北絕南秀,兼具泰山之雄偉、華山之峻峭、衡山之煙云、匡廬之飛瀑,旅游資源十分豐厚,主要景觀有“四絕”(筆架山之雄、天門巖之奇、磁山洞之幽、竹林道之秀)、“八景”(仙頂遠眺、長城暮云、磁山瀑布、陰主遺蹤、仙湖映月、福塔迎日、千巖飾翠、三山雪霽)等108景,集山、洞、峰、澗、湖、泉、石于一體,是探險、獵奇、游覽、寫生、攝影的佳境。

磁山瀑布

       是史上煙臺八大景之一,位于磁山洞磁山庵舊址旁,陡崖峭壁,高約數丈,寬五丈有余。屬季節性瀑布,每逢雨季,峰巔之水飛流直下,飛瀑垂掛,激流噴涌,迅猛異常,水簾撞擊巖石,如擂鼓鳴,聲震山谷,極為壯觀。

瀑布
瀑布
瀑布
憩龍亭

位于陰主寺舊址上方,為六柱雙檐式涼亭。相傳當年秦始皇東巡拜祭陰主時曾在此歇步小憩,故,時人建亭紀念。其后漢武帝步始皇后塵來此祭祀,當地官員又將之翻新并更名為“靜心亭”。古亭毀于戰火?,F在之亭為據史典記載新建,亭內有六幅色袱畫,生動再現了秦始皇拜祭陰主的情景。

龍虎迎客
地六湖
憩龍亭
陰主廟舊址

       位于磁山櫻桃澗仙人洞旁。陰主,是古代八神(主)之一,源于春秋時齊國,是奇人對自然現象崇拜的哲學思想產物。八神(主)為天、地、兵、陰、陽、月、日、四時之主。陰相對于陽,指水之南,山之北及一切帶有背、暗、下、反等特性的事物,陰主則是管理這些的神?!豆沤駡D書集成·山川之典》載:“之罘山在縣東北四十里,......其大麓有陽主祠,海之南有三山,有陰主祠遙相對應之”這里所指三山,即是與芝罘島相對的磁山。清朝順治年進士,康熙年戶部尚書,古現王氏家族九世王騭曾撰寫《移建陰主廟記》記述:清朝初年,原陰主廟在櫻桃澗,因受水害,已倒塌,后經王道增與王騭父子商量,經福山縣令李騰龍贊許,自家籌資興建,將陰主廟遷建至磁山之北麓馬山之陰,王家產業之地。碑記也詳細地記載了陰主廟的地點、規模、面向等?!妒酚洝酚洠汗?19年,秦始皇統一中國后,曾三次到邊陲之地的黃、腄二縣,在此禮祭陽主、陰主。表明秦始皇來過磁山、禮祭陰主。不過我們今天所見陰主祠遺址,非秦始皇禮祭過的陰主祠,而是清順治年間王道增、王騭父子重修移過的陰主祠遺址。

       據年長者口傳,陰主廟建筑是中軸對稱布局,建有戲臺、山門、大殿、下殿、后殿等由南向北一線排開;中間有“工”廊連接。皆為石基磚墻木構梁架,主要為硬山式小灰瓦頂。廟中戲臺北向,方形高臺基,南側設戲房。臺設四石柱,歇山式卷棚頂,翹角飛檐。山門為過道式,門上縱懸木匾,左右看房多5間,前殿、正殿多3間,設前廊,正殿前東西兩側各5間,后殿5間。整個廟宇可謂氣勢軒昂??上鲜兰o40年代抗日戰爭期間,陰主廟毀于戰火,現僅存廟址遺跡。

陰主廟舊址
陰主廟舊址
陰主廟舊址
福塔

位于磁山南峰前懷萬壽峰上,2010年恢復重建。塔立七層,高33米,為磁山標志性建筑,雄偉莊嚴。塔頂為鈦金寶剎,隨日光流轉發光,頂層有祈福銅鐘,撞擊聲激揚洪亮,聲播四里八鄉,隱含“造福四方”寓意。福塔左右另有祿、壽兩亭,拱衛福塔,其含“三星高照”之祥瑞

百福塔
百福塔
百福塔
磁山古道

是去陰主廟、磁山庵和仙人洞的必經之路,古道旁,一邊峭壁,一邊懸崖,其間古道年輪滄桑,行走其間,有與古人同游之感。古道旁景致獨特,竹秀、樹茂、崖危、澗險、石奇、洞幽,盡顯自然造化之鬼斧神工。

神碾
磁山古道
磁山古道

游客服務

T O P
免费观看亚洲a级黄片